【大公报】湾区探建区域医疗中心 接轨国际

2022-06-20

18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医院Brigham and Women's Hospital(BWH)在广州举办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。

 

        粤港澳大湾区将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,粤港澳优势有望强强联合。18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医院Brigham and Women's Hospital(BWH)在广州举办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。其间,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、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受访透露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(南沙)医院有望在年底前建成,未来将成为促进大湾区医疗服务、科研教育、人才培养。他还表示,大湾区可联合香港、澳门和广东三地医疗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医疗中心。

  “香港医疗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按精英标准培养,在人才培育规范方面达到世界标准。”肖海鹏在大会期间受访表示,香港除了人才培养体系外,香港的科技创新体系也比较领先,香港科创氛围开放,从基础研究到转化成为产品的效率高,法律体系等各方面的保障机制比较完善。“内地则拥有海量的临床医疗资源,医生在临床实践和手术方面的经验丰富。”

  肖海鹏认为,中国在衞生健康产业上有国家投入的体制优势,大湾区在生物制药方面还拥有特有的开放政策,为此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拥有充分强强联合的优势,作为广东的医疗机构,可以利用大湾区医疗机构拓展与西方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和交流。

 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《南沙方案》,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、协同港澳、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。肖海鹏透露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(南沙)医院启用后,将不单单承载着病房诊疗,同时还会集医疗服务、科研教育、人才培养于一体,促进大湾区医疗水平的提升。

 

 

采写:记者 卢静怡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

报道链接:https://www.tkww.hk/epaper/view/newsDetail/1538224123443023872.html

报道时间:2022-06-19